2025年6月21日,特拉维夫市中心的金融区被炸成废墟,430枚导弹、1000多架无人机的“铁雨”让以色列防空系统彻底崩溃。而就在这场“中东核战”最紧张的时刻,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却突然撤回开战声明,这一举动让以色列陷入更深的绝望。
以色列的“斩首行动”看似漂亮——用F-35战机精准摧毁伊朗核设施,甚至炸死多名高官,但伊朗的反击却比想象中更疯狂。从6月13日开始,伊朗连续发动多轮导弹袭击,以军的“铁穹”系统在饱和攻击下几乎崩溃。特拉维夫的精英塔被导弹击中,6000人无家可归,而美国驻以大使馆也遭波及。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“拉美下水”战略彻底破产,民众愤怒涌上街头,质问“谁把我们推向战争?”
但更戏剧性的是特朗普的“临阵脱逃”。他原本在6月12日的空袭中释放“战争信号”,却在72小时内反悔,仅给外交斡旋14天缓冲期。这背后是怎样的算盘?一方面,美国军工复合体早已按计划行动,B-52轰炸机、GBU-57钻地弹已就位,但特朗普显然嗅到风险——一旦开战,中国“一带一路”在中东的布局将被彻底搅局。伊朗作为“一带一路”关键节点,若美国介入,中国可能被迫站队,而美国的“中东代理人战争”模式早已在伊拉克、阿富汗翻车。
更深层的博弈在于权力游戏。哈梅内伊的“导弹雨”不仅是对以色列的威慑,更是对美国的警告——中国若在背后支持伊朗,美国将陷入两线作战。而特朗普的“14天”期限,实则是给自己争取时间,观察中国态度。毕竟,美国的“不打新战争”政治承诺,比任何导弹都更沉重。
天宇优配-配资门户平台官网-配资网站开户-配资实盘排名一览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